来找轻松上路学车的学员中,有很大一部分人在学车前,会一再给我强调:自己特别笨。我安慰她,没有笨到学不会的新手司机。学员拿自身经历反驳我:刚下驾照时,信誓旦旦几天就能教会她的亲友,在陪练两次后,基本上崩溃了,反而劝她出去找专业教练。
新手司机被打击得有点自卑,甚至自我怀疑:自己是否适合学车?
这样的对话几乎隔两天就重复上演,我已经见怪不怪了。总结起来,这类人群多数都是步入中年,文化程度较高,长期从事脑力工作者。
从事脑力工作的人,无疑都很聪明,勤于思考。学习理论绝对是把好手,但轮到学车时,却往往被陪练贴上:反应慢,太笨的标签。
开车如同体育运动,是在动态中完成操作的过程。前面提到的人群,固有思维习惯是先理解分析,再由大脑发出指令,最后肢体操作。这个过程,用在开车过程中,就是反应延时。
曾经有新手司机开车时,看到路边有行人,她准备鸣笛提示,结果等开过了行人几十米,鸣笛声才响起来。
我都被逗笑了,问她:你这笛声是给谁鸣的?人家都在你身后几十米了,你鸣笛还有用吗?用这种思维模式开车,等学员完成操作,早就凉凉了。
所以,针对这类新手司机,教练要打破她以往思维模式,模仿幼儿看图说话的方式。看到前方路边有行人的场景,无需大脑思考,本能收油,把脚挪到刹车上,起到防御性作用。
当确认行人不会横穿马路,马上挪脚到油门,加速通过。
再比如警戒距离训练,也是训练新手司机根据眼睛看到的场景,做相应的减速并警戒距离内停车的操作。这些动作都要反复大量练习,形成肌肉记忆,以后再遇到类似场景,就会形成条件反射。
前面提到的是如何打破脑力工作者的固有思维习惯。还有一种人,教练也比较打怵。就是思维过于发散性的。
你给她讲这个路口的注意事项,她还在回忆上一段内容,随时插嘴提问,这样的学员总是不经意间打乱教练的讲课节奏。所以,教练一节课讲的内容,她最多听进去一半。这种人不是笨,而是注意力太不集中了,学车效果不好也在意料之中。
还有一种新手司机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,这样的学员通常年龄较大。你让她加速,她犹豫;你让她打轮,她迟迟不敢动手。这类学员自认为是反应慢,太笨。其实不然,她只是自我保护机制太严格,在没有足够安全感的情况下,是轻易不会听教练指挥的。
教这样的学员,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让她卸下心防,给予足够的安全感,这样她才能配合教练的方法去操作,成功几次以后,就会信心大增,学习进度很快就能赶上了。
学车不仅要满足技术层面上的需求,教练还要解开新手司机心理层面的困惑,所以说会开车不等于会教车。新手司机初学阶段,还是找一个靠谱的好教练,学起来才能事半功倍。